“35 岁以上就算高龄产妇,40 岁后怀孕风险会显著上升。” 这是生殖医学领域的共识。随着生育观念转变,不少女性选择推迟生育,但年龄增长带来的生理变化,会让怀孕、分娩过程面临更多挑战。多位生殖科与妇产科专家提醒,高龄怀孕需提前认清这些风险,做好充分准备,才能更好守护母婴健康。
01
母体健康风险:慢性疾病易 “找上门”
“高龄女性血管弹性下降、代谢能力减弱,怀孕后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会大幅增加。” 北京某三甲医院妇产科主任王医生解释。数据显示,35 岁以上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约为年轻孕妇的 3 倍,妊娠期糖尿病风险更是高达 5 倍以上。这类疾病不仅会导致孕妇出现水肿、蛋白尿、视力模糊等症状,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子痫、酮症酸中毒,威胁生命安全。
此外,高龄女性子宫内膜厚度可能变薄、容受性下降,不仅会增加胚胎着床失败的概率,还可能导致胎盘功能异常。“曾接诊过一位 42 岁孕妇,因胎盘早剥导致大出血,最终不得不提前终止妊娠。” 吉尔吉斯斯坦 RHAT 生殖中心妇产科专家 Dr. Altynbek 补充,高龄孕妇胎盘早剥、前置胎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,比 30 岁以下孕妇高出 2-3 倍,需格外警惕。

02
胎儿发育风险:染色体异常概率升高
“年龄越大,卵子染色体发生突变的可能性越高,这是高龄怀孕最核心的胎儿风险。” 遗传学专家李教授指出。以最常见的唐氏综合征(21 - 三体综合征)为例,25 岁孕妇胎儿发病率约为 1/1250,35 岁时升至 1/350,40 岁时骤增至 1/100,45 岁以上更是高达 1/30。除唐氏综合征外,爱德华氏综合征(18 - 三体综合征)、帕陶氏综合征(13 - 三体综合征)等染色体异常疾病的风险,也会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。
不仅如此,高龄孕妇胎儿出现结构畸形的概率也更高。“临床中发现,40 岁以上孕妇胎儿心脏畸形、神经管缺陷(如脊柱裂)的发生率,比年轻孕妇高 1.5-2 倍。”Dr. Altynbek 表示,这与卵子质量下降、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突变概率增加密切相关,需通过更细致的产前筛查与诊断提前排查。
03
妊娠过程风险:流产、早产概率增加
“高龄女性卵巢功能衰退,分泌的激素水平不稳定,难以维持胚胎正常发育,容易导致早期流产。” 生殖科专家张医生介绍,数据显示,35 岁以下孕妇早期流产率约为 10%-15%,35-40 岁升至 20%-25%,40 岁以上则超过 35%,45 岁以上甚至可达 50% 以上。
即便顺利度过孕早期,高龄孕妇面临的早产风险也不容忽视。“子宫肌层弹性下降、胎盘功能异常等因素,都会增加早产概率。” 王医生解释,35 岁以上孕妇早产率约为 8%-10%,比年轻孕妇高出 3-4 个百分点。而早产儿往往体重偏低、器官发育不成熟,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、感染、脑瘫等并发症,后续护理难度与健康风险显著增加。

04
风险应对:提前干预,科学防控
面对高龄怀孕的风险,专家强调 “提前准备、全程监测” 是关键。首先,备孕前应进行全面体检,排查高血压、糖尿病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基础疾病,通过调整饮食、运动、作息改善身体状态,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叶酸、辅酶 Q10 等营养素,提升卵子质量。
其次,孕期需加强产检频率与项目。“35 岁以上孕妇建议直接进行无创 DNA 检测或羊水穿刺,排查染色体异常;孕中期要通过大排畸 B 超仔细检查胎儿结构;孕晚期需密切监测血压、血糖、胎盘功能与胎儿生长发育情况。” 李教授建议,条件允许时可选择多学科联合诊疗,由生殖科、妇产科、遗传学、营养科专家共同制定孕期管理方案。
最后,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至关重要。“尤其是有辅助生殖需求的高龄女性,应优先选择配备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(PGT)的机构,通过胚胎染色体筛查降低胎儿异常风险。”Dr. Altynbek 补充,吉尔吉斯斯坦等医疗成本较低、服务完善的地区,也为高龄家庭提供了更多选择,但需注意筛选正规机构,确保医疗安全与权益保障。
高龄怀孕虽面临更多挑战,但并非 “不可为”。只要充分了解风险、科学防控、全程重视,就能最大程度降低风险,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。正如专家所言:“年龄是影响因素,但不是决定因素,做好准备,依然能拥有健康的宝宝。”

